在園林設計上通常將適用于巖石園的植物通稱為巖生植物(巖生花卉)或巖石植物。它包含以下內容:
(1)高山植物
所謂高山植物通常是指自高山喬木分界線以上至雪線一帶的高山地區(qū)分布的植物。高山地區(qū)風力大,水分蒸發(fā)量大,日溫差大,光照強且光譜中的藍紫及紫外線多,土層薄且土壤貧瘠。這些綜合生境決定了高山植物通常具有特殊的形態(tài)特征,如植物低矮、匐地或呈蓮座狀生長,被絨毛,葉小或肉質或有厚的角質層,但根系發(fā)達,花色鮮艷。在地形復雜的區(qū)域,還有陽生、陰生、旱生及濕生等不同的生態(tài)類型。但是,由于高山地區(qū)氣候與山下的氣候迥然不同,高山植物引種到低海拔處,只有部分種類能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空氣流通、夏季保持涼爽和空氣濕度較大的環(huán)境中生長良好。因此,引種馴化高山植物是一項持續(xù)和長久的工作。
(2)低矮植物
有些植物雖然并非高山植物,但植株低矮或匍匐,生長緩慢且抗逆性強,尤其是抗旱、抗寒、耐瘠薄,管理粗放,適合應用于巖石園中。這類植物主要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以及部分一、二年生花卉。
(3)人工培育的低矮的可適用于巖石園的栽培品種
通過人工育種手段而得到的各種低矮或匍匐的適用于巖石園的品種。
巖生植物既包括植株矮小的常綠針葉樹和落葉喬灌木,也包括球根類和墊狀多年生草本(其中很多為常綠植物)。它們可以是真正的高山植物,也可能僅僅是適合巖石園種植的矮小植物。很多高山植物對種植有著特殊的需求,而適合巖石園種植的矮小植物,包括很多種及品種,如南庭薺和金庭薺(Auriniasaxatilis),只要朝向適合、排水良好,均可以茂盛生長,對栽培條件要求不高。
多數(shù)巖生植物生長在排水迅速的石質土地區(qū)。低海拔花園中的條件使它們根部經(jīng)常濕潤,冬天又很冷,因而難以成活。此類植物也不喜歡溫暖、潮濕的夏季。在野外,高山植物從冬天到翌年春天由一層雪覆蓋著,雪下與寒冷隔絕,溫度一般保持在0℃左右。那些模仿野外條件的環(huán)境,如巖石園、碎石床、種植槽、高設花壇、陽畦、高山植物溫室等,必須具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并且通常要有防止冬季過度潮濕的保護設施,才有利于巖生植物的栽培。
巖生植物應該選擇植株低矮、生長緩慢、節(jié)間短,葉小、開花繁茂和色彩絢麗的種類。一般來講,木本植物的選擇主要取決于高度;多年生花卉應盡量選用小球莖和小型宿根花卉;低矮的一年生草本花卉常用做臨時性材料,是填充被遺漏的行隙最理想的材料。
這類植物具有如下特點:
1.植株低矮、結構緊密,且以墊狀、叢生狀或蔓生型為主。
2.具有較強抗逆性,特別是抗旱和耐瘠薄土能力較強。
3.具有優(yōu)美的姿態(tài)、奇異有趣的葉片或美麗的花朵。巖生植物以小灌木、亞灌木、宿根及球根植物為主,自播繁衍能力強的一二年生花卉也可包括在內。
1.常綠屈曲花:常綠開張型業(yè)灌木。葉狹窄,橢圓形,暗綠色?;ò咨?,集生成密集圓形頭狀,春末和初夏開放?;ㄖx后修剪。株高15~30cm,冠徑45~60cm。
2.高山白頭翁:多年生草本,叢生。葉羽狀分裂?;ū瓲?,垂直或略下垂,向色,有時藍包或粉紅包,春季或{初夏開放?;ê蠼Y帶羽毛種序。株高15~30cm,冠徑10cm。
3.珊瑚新蠟菊:常綠灌木。直立,莖灰色,葉整齊,暗綠色,有銀斑。頭狀花序黃色,偶爾有毛,適合低溫或高山植物溫室栽培。株高15~23cm,冠莖15cm。
4.顆粒虎耳草:多年生草本,叢生。葉腎形,有皺褶,具光澤,夏季落葉。黏性莖上著松散的圓錐花序,小花圓形,白色,春末開放。株高13~38cm,冠徑15cm。
5.心葉黃水:多年生常綠草本。株形開展。生長旺盛。葉分裂,淡綠色,有時具黑色斑點,葉脈冬季銅紅色。穗狀花序多數(shù),春末和初夏開花。株高1 5~20cm,冠徑30cm以上。
6.白流星花:多年生草本,叢生。葉卵形,淡綠色,基生蓮座狀?;ㄇo粗壯,花白色,具黑色花心,花瓣翻轉,春季外放。夏季休眠。株高15~23cm,冠徑30cm。
格式:pdf
大?。?span id="9riz4yf" class="single-tag-height">299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6
對水資源比較充足的中國東部地區(qū)進行了常見水生植物種類及園林應用的調查和整理.結果表明:中國東部地區(qū)常見水生植物約30科46屬59種,其中,挺水植物應用最普遍,約36種,浮葉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各8種、7種、8種;水生植物的園林應用形式多樣,多片植、叢植,用于觀賞或凈化水體;在應用中也存在許多不足.基于現(xiàn)狀,提出了相關建議,希望對濱水區(qū)今后的水體景觀構建有所幫助.
格式:pdf
大?。?span id="wtvbctf" class="single-tag-height">299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7
屋頂綠化作為一種不占用地面土地的綠化形式, 其應用越來越廣泛。 它的價值不僅在于 能為城市增添綠色, 而且能減少建筑材料屋頂?shù)妮椛錈幔?減弱城市的熱島效應。 如果能很好 地加以利用和推廣,形成城市的空中綠化系統(tǒng),對城市環(huán)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一、屋頂綠化的特點 1 .溫濕度條件差因屋頂位于高處,四周相對空曠,因此風速比地面大,水分蒸發(fā)快。屋 頂距地面越高,綠化條件越差。 2 .造園及植物選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屋頂承重能力的限制, 無法具備與地面完全一致的 土壤環(huán)境, 因此在設計時應避免地貌高差過大, 在植物的選擇上一般應避免采用深根性或生 長迅速的高大喬木。 3 .綠地邊界規(guī)整屋頂形狀一般為規(guī)則的幾何形狀且多重復出現(xiàn), 尤其在小區(qū)中更為明顯。 設計時應注意協(xié)調統(tǒng)一又富于變化,形成韻律。 二、屋頂綠化的設計 1 .花園形式屋頂綠化可做成小游園的形式服務于游人, 多
石生的地衣類較為常見,它們通過分泌地衣酸從巖石中獲得礦物養(yǎng)料而生存。在干燥時則風干休眠(變水植物)。
在碎石堆上生長的高等植物一般具有發(fā)達的根系。石壁上的高等植物中,喬木、灌木的根系常能沿石隙伸展,并分泌酸類溶蝕基巖。草本植物則常演變?yōu)樽兯参铮ㄔ诮?jīng)常處于干燥狀態(tài)的石壁上),或其它生態(tài)類型,受石壁的濕度條件影響很大。
如果碎石堆或巖隙中有土壤,也會生長各種適應環(huán)境的其它植物,屬于石
適應石壁和石堆特殊生境的植物。巖生植物仰賴苔蘚、雨水中的養(yǎng)分、枯落物,以及它們自身的枯萎組織等物來維持生活。巖生植物的例子包括:數(shù)種芭菲爾鞋蘭屬的蘭花、豬籠草屬的風鈴豬籠草以及數(shù)種貍藻屬種類。
石生植物的生長條件,包括:周期性的降雨;巖石周邊有其他植物共生;空氣濕度較高;環(huán)境較為蔭蔽,可以適合苔蘚生存。
水生鹽生植物主要包括沉水鹽生植物與挺水鹽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