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fā)布。
《土木工程名詞》第一版。 2100433B
板式換熱器的計算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目前比較流行的方法是對數平均溫差法和NTU法。在計算機沒有普及的時候,各個廠家大多采用計算參數近似估算和流速-總傳熱系數曲線估算方法。目前,越來越多的廠家采用計算...
熱負荷是功率的一種。熱負荷是燃料在燃燒器中(如燃氣具、燃氣熱水器、燃氣取暖爐、火箭發(fā)動機燃燒室)燃燒時單位時間內所釋放的熱量。其計算式為:熱負荷=燃料消耗量*燃料低熱值。熱負荷的大小是由主燃燒器燃料消...
一、原有建筑冷熱負荷指標計算錯誤的情況下:現在您必須按照新的建筑及結構設計圖紙進行冷熱負荷的再計算,結合現今設計手冊、規(guī)范進行,這是職業(yè)道德,不能偷懶,這個計算盡管很復雜也得有責任心,不能不算就用; ...
格式:pdf
大?。?span id="fenqzog" class="single-tag-height">262KB
頁數: 6頁
評分: 3
最大熵原理的供熱負荷預報研究——根據建筑供熱的特點和供熱節(jié)能控制的需要,提出應用最大熵法進行負荷預報,介紹了最大熵譜法原理及Burg算法,對從熱力站采集的歷史隨機負荷序列進行預處理,將其中的確定性部分和隨機部分進行分離;并對負荷樣本序列,分別用相...
格式:pdf
大?。?span id="7eimfsh" class="single-tag-height">262KB
頁數: 4頁
評分: 3
供熱負荷時間序列混沌特性識別及區(qū)間預報研究——對供熱負荷時間序列進行了混沌特性分析,計算得到了吸引子維數和最大Lyapunov指數。在最大Lyapunov指數點預報法的基礎上,提出了最大Lyapunov指數區(qū)間預報法,并給出了最大預報時間尺度。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可取得...
在供熱工程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需要繪制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的特點與熱負荷時間圖不同,在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中,熱負荷不是按出現時間的先后來排列,而是按數值的大小來排列。熱負荷延續(xù)時間圖需要有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曲線和室外氣溫變化規(guī)律的資料才能繪出。 2100433B
熱負荷時間圖的特點是圖中熱負荷的大小按照它們出現的先后排列。熱負荷時間圖中的時間期限可長可短,可以是一天、一個月或一年,相應稱為全日熱負荷圖、月熱負荷圖和年熱負荷圖。
全日熱負荷圖用以表示整個熱源或用戶的熱負荷,在一晝夜中每小時變化的情況。
全日熱負荷圖是以小時為橫坐標,以小時熱負荷為縱坐標,從零開始逐時繪制的。
對全年性熱負荷,如前描述,它受室外溫度影響不大,但在全天中小時的變化較大,因此,對生產工藝熱負荷,必須繪制全日熱負荷為集中供熱系統(tǒng)提供基礎數據。
一般來說,工廠生產不可能每天一致,冬夏期間總會有差別。因此i,許分別繪制出冬季和夏季典型工作日的全日生產工藝熱負荷圖,由此確定生產工藝的最大、最小熱負荷和冬季、夏季平均熱負荷值。
對季節(jié)性的供暖、通風等熱負荷,它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室外溫度,而在全天中小時的變化不大(對工業(yè)廠房供暖、通風熱負荷,會受工作制度影響而有些規(guī)律性的變化)。通常用它的熱負荷隨室外溫度變化圖來反映熱負荷變化的規(guī)律。
年度熱負荷圖是以一年中的月份為橫坐標,以每月的熱負荷為縱坐標繪制的負荷時間圖。下圖為典型全年熱負荷的示意圖,對季節(jié)性的供暖、通風熱負荷,可根據該月份的室外平均溫度確定,熱水供應熱負荷按平均每小時熱負荷確定,生產工藝熱負荷可根據日平均熱負荷確定。年熱負荷圖是規(guī)劃供熱系統(tǒng)全年運行的原始資料,也是用來制訂設備維修計劃和安排職工休假日等方面的基本參考資料。
熱負荷簡介
城市集中供熱系統(tǒng)的用戶在單位時間內所需的熱量。它是制訂城市供熱規(guī)劃和設計供熱系統(tǒng)的重要依據,也是對供熱系統(tǒng)設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的重要原始資料。集中供熱系統(tǒng)的熱負荷主要有采暖、通風、熱水供應和生產工藝等熱負荷。其中采暖和通風用熱是季節(jié)性熱負荷,而熱水供應和生產 工藝用熱則多是常年性熱負荷。季節(jié)性熱負荷隨氣候條件而變化,在一年中變化很大,但在一天內波動較小。常年性熱負荷受氣候條件影響較小,在一年中變化不大,但在一天內波動大,特別是對非全天需熱的用戶。
在冬季某一室外溫度下,為達到要求的室內溫度,供熱系統(tǒng)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筑物供給的熱量。采暖設計熱負荷是指當室外溫度為采暖室外計算溫度時,為了達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內溫度,供熱系統(tǒng)在單位時間內向建筑物供給的熱量。
在制訂城市或區(qū)域供熱規(guī)劃或設計其供熱系統(tǒng)時,往往缺乏確切的原始資料,一般只能用熱指標法估算,即用單位建筑面積的熱指標乘以建筑面積,得出采暖的設計熱負荷Q(瓦)。用公式表示為:
Q=qfF
qf--單位建筑面積熱指標(W/㎡);
F--建筑面積(㎡)
如已知房屋體積,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體積在室內外溫差為1°C時的熱指標qv【W/(m3·°C)】
Q=qvV(tn-tw)
V--建筑體積(m3);
tn--室內計算溫度(°C);
tw--采暖室外計算溫度(°C)。
采暖熱指標qv和qf的大小與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外圍體積、密閉性或通風條件、建筑物的類型和外形以及墻窗面積比等許多因素有關,通常是依據實際工程統(tǒng)計分析而得,設計時可參考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結合具體情況選用。
一、維護結構的耗熱量
1.維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
Qj--j部分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W;
Aj--j部分圍護結構的表面積,m2;
Kj--j部分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W/(m2*℃);
tR--冬季室內計算溫度,℃;
tow-- 采暖室外計算溫度,℃;
α --圍護結構的溫差修正系數,
2.維護結構附加耗熱量
(1)朝向修正率
不同朝向的圍護結構,收到的太陽輻射熱量是不同的;同時,不同的朝向,風的速度和頻率也不 同。因此對不同的垂直外圍護結構進行修正。修正率為:
北、東北、西北: 0~10%
東、西: -5%
東南、西南 -10%~-15%
南 -15%~-30%
選用修正率時應考慮當地冬季日照率及輻射強度的大小。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低區(qū),東南、西 南、南向的修正率宜采用-10%~0,其他朝向可不修正。
(2)風力附加率
在不蔽風的高地、河邊、海岸、曠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鎮(zhèn)、廠區(qū)內特別高的建筑,垂直的外護結構熱負荷附加5%~10%。
(3)外門附加率
為加熱開啟外門時侵入的冷空氣,對于短時間開啟無熱風幕的外門,可以用外門的基本耗熱量乘上相應的附加率。陽臺門不應該考慮外門附加率。
(4) 高度附加率
由于室內溫度梯度的影響,往往使房間上部的傳熱量加大。因此當民用建筑物和工業(yè)企業(yè)輔助建筑物的房間凈高超過4m時,每增加1m,附加率為2%,但最大附加率不超過15%。
二、門窗縫隙滲入冷空氣的耗熱量
Qi=0.278LρaoCp(tR-toh)
Qi--為加熱門窗縫隙滲入的冷空氣耗熱量,W;
L--滲透冷空氣量,m3/h;
ρao--采暖室外計算溫度下空氣密度,Kg/m3;
Cp--空氣定壓比熱,Cp=1KJ/(Kg*℃);
toh--采暖室外計算溫度,℃。
在某些民用建筑以及工廠車間中,經常排出污濁的空氣,并引進室外新鮮空氣。在采暖季節(jié),為了加熱新鮮空氣而消耗的熱量,稱為通風熱負荷。一般住宅只有排氣通風,不采用有組織的進氣通風,它的通風用熱量包括在采暖熱指標中,不另計算通風熱負荷。通風熱負荷可采用換氣次數或通風熱指標法估算。
日常生活用熱水的用熱量。一般根據用水人數、水溫及用水定額估算。
主要用于生產過程的加熱、烘干、蒸煮、清洗等工藝,或用于拖動機械的動力設備(如汽錘、汽泵等)。由于用熱設備和用熱方式繁多,生產工藝熱負荷一般按實測數據,或用單位產量的耗熱概算指標估算。如無實測資料,可參考工廠以往的燃料耗量、鍋爐效率等因素估算熱負荷。
在確定供熱系統(tǒng)的熱負荷時,除綜合上述各種用戶的熱負荷外,還應加上熱網的熱損失。由于用戶一般并非同時滿負荷、連續(xù)用熱,因此,還需確定系統(tǒng)的平均熱負荷值、最大熱負荷值、設備的同時使用系數等,以便選擇熱源和設計供熱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