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豎曲線是指在道路縱斷面上縱坡的變坡處設置的曲線。設于道路縱坡呈凸形轉折處的曲線,用以保證汽車按設計的計算行車速度行駛時有足夠的行車視距。凹形豎曲線是設于道路縱坡呈凹行轉折處的曲線,用以緩沖行車因運動量變化而產生的沖擊,并保證夜間汽車前視線和汽車在立交橋下行駛的視線。
豎曲線是指在線路縱斷面上,以變坡點為交點,連接兩相鄰坡段的曲線。豎曲線有凸形和凹形兩種。道路縱斷面線形常采用直線(又叫直坡段)、豎曲線兩種線形,二者是縱斷面線形的基本要素。豎曲線常采用拋物線,因為在設計和計算上,拋物線比圓曲線更方便。2100433B
不知你想要關于道路的什么定義 請詳細說明,謝謝 人類建造道路的歷史至少有幾十個世紀了,沒有人能夠真正說出世界上第一條道路是在何時或在何處建成的。遠古時代,人們經常沿著動物的足跡或是最省...
城市道路是指通達城市的各地區(qū),供城市內交通運輸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娛樂活動,并與市外道路連接負擔著對外交通的道路。城市道路一般較公路寬闊,為適應復雜的交通工具,多劃分機動車道、公共汽車...
為啥要加寬,按9米放線,保證設計寬度就可以
格式:pdf
大?。?span id="ycwlrfs" class="single-tag-height">126KB
頁數: 5頁
評分: 4.4
第二節(jié) 豎曲線設計 縱斷面上相鄰兩條縱坡線相交的轉折處, 為了行車平順用一段曲線來緩和, 這條連接兩 縱坡線的曲線叫豎曲線。 豎曲線的形狀, 通常采用平曲線或二次拋物線兩種。 在設計和計算上為方便一般采用二 次拋物線形式。 縱斷面上相鄰兩條縱坡線相交形成轉坡點, 其相交角用轉坡角表示。 當豎曲線轉坡點在 曲線上方時為凸形豎曲線,反之為凹形豎曲線。 一、豎曲線 如圖所示,設相鄰兩縱坡坡度分別為 i 1 和 i 2,則相鄰兩坡度的代數差即轉坡角為 ω= i 1-i 2 ,其中 i 1、 i 2為本身之值,當上坡時取正值,下坡時取負值。 當 i 1- i 2為正值時,則為凸形豎曲線。當 i 1 - i 2 為負值時,則為凹形豎曲線。 (一)豎曲線基本方程式 我國采用的是二次拋物線形作為豎曲線的常用形式。其基本方程為: Pyx 22 若取拋物線參數 P 為豎曲線的半徑 R,則有: Ryx 22
格式:pdf
大?。?span id="vepnlg2" class="single-tag-height">126KB
頁數: 8頁
評分: 4.4
待求里程 高程改正數 坡道線高程 設計高程 檢核 K0+500.0 0.768 1432.470 1431.702 里程輸入 : K0+493.6 R 2634.05451 變坡點里程 493.610 高程改正數 :(1) 超出曲線為 0,(2) 小于變坡點按起點 ,(3) 大于變坡點按終點 T 70 豎曲線起點里程 423.610 E 0 豎曲線終點里程 563.610 坡度G1 4.000% 變坡點高程 1432.554 坡度G2 -1.315% 豎曲線起點高程 1429.754 上坡坡度為正 G1-G2為正值時,則為凸曲線,為負值時,則為凹曲線 曲線類型 : 凸曲線 豎曲線終點高程 1433.474 下坡坡度為負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變坡點里程 變坡點高程 R T E G1 G2 KM-start KM-end LEVEL-start LEVEL-
在道路縱斷面上兩個相鄰縱坡線的交點,被稱為變坡點。為了保證行車安全、舒適以及視距的需要,在變坡處設置豎曲線。豎曲線的主要作用是:緩和縱向變坡處行車動量變化而產生的沖擊作用,確保道路縱向行車視距;將豎曲線與平曲線恰當地組合,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車的視線誘導和舒適感。
路線設計中的豎曲線,可采用拋物線形式,也可采用圓曲線形式,為了簡化計算,圓曲線方程最終還是可簡化為拋物線方程,因此,豎曲線的方程采用拋物線方程是沒有異議的。那么,豎曲線的拋物線方程是怎樣的,同時推導豎曲線的要素公式。
豎曲線的作用
設置豎曲線有以下作用:
1) 起緩沖作用: 緩和縱向變坡處由于行車動量的變化而產生的沖擊作用。
2) 保證公路縱向的行車視距: 主要解決凸形豎曲線處視距不良的問題。
3) 將豎曲線與平曲線恰當組合, 有利于路面排水和改善行車的視線誘導和舒適感。
豎曲線的線形
豎曲線可以采用二次拋物線或圓曲線,為了方便計算,圓曲線方程最后也可簡化為二次拋物線方程,采用的是二次拋物線形作為豎曲線。采用的形式是拋物線的縱軸保持直立,且與兩相鄰縱坡線相切。
總結
采用二次拋物線作為豎曲線形式,采用的形式是拋物線的縱軸保持直立,且與兩相鄰縱坡線相切。拋物線豎曲線有兩種可能的形式:一種是包含豎曲線頂 (底 )部的,一種是不包含豎曲線頂(底 )部的。但是,不管采用哪種形式的拋物線豎曲線形式,豎曲線的要素計算公式都是相同的。
豎曲線技術指標主要有豎曲線半徑和豎曲線長度。凸形的豎曲線的視距條件較差,應選擇適當的半徑以保證安全行車的需要。凹形的豎曲線,視距一般能得到保證,但由于在離心力作用下汽車要產生增重,因此應選擇適當的半徑來控制離心力不要過大,以保證行車的平順和舒適。一般城市干路相鄰坡段的坡度小于0.5%或外距小于5cm時,可以不設置豎曲線。
豎曲線的最小半徑與設計速度有關,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為100M,凸形豎曲線為100M。
拉坡后,坡度差已知,變坡點高程已知,切線上各點和高程也就知道了。選定豎曲線半徑R,用豎距計算公式求出切線上各點的豎距,切線高程減豎距就是豎曲線高程。豎距公式如下:h=距離的平方除以兩倍的半徑
高速公路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