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采用的分析方法的不同分為:圖解法和方程式法;
2.按分析要素間的函數(shù)關系不同分為:線性和非線性盈虧平衡分析;
3.按分析的產品品種數(shù)目多少,可以分為單一產品和多產品盈虧平衡分析;
4.按是否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分為: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又稱保本點分析或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據產品的業(yè)務量(產量或銷量)、成本、利潤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的綜合分析,用來預測利潤,控制成本,判斷經營狀況的一種數(shù)學分析方法。一般說來,企業(yè)收入=成本 利潤,如果利潤為零,所有收入=成本=固定成本 變動成本,而收入=銷售量×價格,變動成本=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這樣由銷售量×價格=固定成本 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可以推導出盈虧平衡點的計算公式為:
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每計量單位的貢獻差數(shù)
企業(yè)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后的余額;銷售收入是產品銷售量與銷售單價的乘積;產品成本包括工廠成本和銷售費用在內的總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
即本量利分析法,它是一種通過分析產品成本、銷售量、和銷售利潤這三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掌握盈虧變化的臨界點(保本點)而進行選擇的方法。
盈虧平衡分析可以對項目的風險情況及項目對各個因素不確定性的承受能力進行科學地判斷,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傳統(tǒng)盈虧平衡分析以盈利為零作為盈虧平衡點,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是一種靜態(tài)分析,盈利為零的盈虧平衡實際上意味著項目已經損失了基準收益水平的收益,項目存在著潛在的虧損。把資金的時間價值納入到盈虧平衡分析中,將項目盈虧平衡狀態(tài)定義為凈現(xiàn)值等于零的狀態(tài),便能將資金的時間價值考慮在盈虧平衡分析內,變靜態(tài)盈虧平衡分析為動態(tài)盈虧平衡分析。由于凈現(xiàn)值的經濟實質是項目在整個經濟計算期內可以獲得的、超過基準收益水平的、以現(xiàn)值表示的超額凈收益,所以,凈現(xiàn)值等于零意味著項目剛好獲得了基準收益水平的收益,實現(xiàn)了資金的基本水平的保值和真正意義的“盈虧平衡”。動態(tài)盈虧平衡分析不僅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而且可以根據企業(yè)所要求的不同的基準收益率確定不同的盈虧平衡點,使企業(yè)的投資決策和經營決策更全面、更準確,從而提高項目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盈虧平衡分析(Break-even analysis)又稱保本點分析或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據產品的業(yè)務量(產量或銷量)、成本、利潤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的綜合分析,用來預測利潤,控制成本,判斷經營狀況的一種...
造價工程師考試部分公式概括 一、財務評價指標 1、全部投資收益率R=(F+Y+D)/I 2、自有資金收益率Re=(F+D)/Q 3、全部投資利潤率R/=(F+Y)/I 4、自有資金利...
盈虧平衡點的定義 盈虧平衡點又稱零利潤點、保本點、盈虧臨界點、損益分歧點、收益轉折點。通常是指全部銷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時(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線的交點)的產量。以盈虧平衡點的界限,當銷售收入高于盈虧...
變動成本(Variable Cost):指總額隨產量的增減而成正比例關系變化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和計件工資,就單件產品而言,變動成本部分是不變的;
固定成本(Fixed Cost):是指總額在一定期間和一定業(yè)務量范圍內不隨產量的增減而變動的成本。主要是指固定資產折舊和管理費用;
I=S-(VC×Q F)
=P×Q-(VC×Q F)
=(P-VC)Q-F
I—銷售利潤 P—產品銷售價格
F—固定成本總額 VC—單件變動成本
Q—銷售數(shù)量 S—銷售收入
總成本:C=F VC×Q
總收入:S=P×Q
列出盈虧平衡方程:C=S
P×Q=F VC×Q
盈虧平衡點:Q=F÷(P-VC)
單位邊際貢獻:單件產品售價與單件產品的變動成本之差稱為單位邊際貢獻(=P-Cv);
邊際貢獻率:單位產品的邊際貢獻與單件產品售價之比(=單位邊際貢獻/P);
邊際貢獻總額:將單位邊際貢獻與銷售量的乘積稱為邊際貢獻的總額(=單位邊際貢獻×Q)。
格式:pdf
大?。?span id="awrotbg" class="single-tag-height">555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4
盈虧平衡分析作為企業(yè)投資決策中衡量風險的一種方法,包括會計盈虧平衡和財務盈虧平衡,本文從理論角度定量對會計盈虧平衡與財務盈虧平衡分別進行分析,并通過對兩者的比較,挖掘兩個盈虧平衡點存在的差異及其原因,最后得出投資決策時財務盈虧平衡點更具優(yōu)越性的結論。
格式:pdf
大?。?span id="jch1yt9" class="single-tag-height">555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盈虧平衡分析作為企業(yè)投資決策中衡量風險的一種方法,包括會計盈虧平衡和財務盈虧平衡,本文從理論角度定量對會計盈虧平衡與財務盈虧平衡分別進行分析,并通過對兩者的比較,挖掘兩個盈虧平衡點存在的差異及其原因,最后得出投資決策時財務盈虧平衡點更具優(yōu)越性的結論。
盈虧平衡分析:
B=P*Q-CV*Q-CF-t*Q其中B—利潤;P—單位產品售價;Q—銷量或生產量;t—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和單位產品增值稅;CV——單位產品變動成本;CF——固定成本
(1)、產量表示的盈虧平衡點BEP(Q)=(年固定總成本)/(單位產品銷售價格——單位產品可變成本——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單位產品增值稅)
(2)、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盈虧平衡點BEP(%)=(盈虧平衡點銷售量)/(正常年份銷售量)*100%
(3)、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盈虧平衡點BEP(%)=(年固定總成本)/(年銷售收入—年可變成本—年銷售稅金及附加—年增值稅)
(4)、用銷售額表示的盈虧平衡點銷售額BEP(S)=(單位產品銷售價格*年固定總成本)/(單位產品銷售價格——單位產品可變成本——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單位產品增值稅)
(5)、用銷售單價表示的盈虧平衡點BEP(P)=(年固定總成本)/(設計生產能力)+單位產品可變成本+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單位產品增值稅。
下列關于盈虧平衡分析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A、產量盈虧平衡點越低說明項目的抗風險能力越弱
B、盈虧平衡分析能揭示產生風險的根源
C、盈虧平衡點既可以用絕對值表示也可以用相對值表示
D、當實際產量低于盈虧平衡點產量的時候項目虧損
E、盈虧平衡分析的假定之一是產量等于銷量
【正確答案】CDE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盈虧平衡分析。產量或生產能力利用率的盈虧平衡點越低,說明項目的抗風險能力越強(選項A有誤);盈虧平衡分析不能揭示產生風險的根源(選項B有誤)。至于其他選項,均屬正確。參見教材P34~39。
下列關于房地產開發(fā)項目盈虧平衡分析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單個風險因素可采用列表法和圖解法進行
B、最低值或最高值與預測的可能值之間的差距越大,說明抗風險能力越弱
C、多個風險因素可采用列表法進行
D、多因素臨界點組合的尋找可通過計算機完成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房地產開發(fā)項目盈虧平衡分析。選項B錯誤,最低租售價格與預測租售價格之間差距越大,說明房地產項目康市場風險的能力越強。參見教材P219。